作为这套丛书的选题策划人兼责任编辑,我想说的是,倘若《科普趣谈丛书》果如朋友们的评价——比某些已有的科普读物在某些方面略胜一筹的话,那也只是因为我们“站在别人的肩上”的缘故。
坦白地说,我们将这套丛书的读者对象定位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,就是在借鉴兄弟出版社的“失败的教训”之后所做出的抉择。说得更直白些,那些以高中甚至大专、大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象的科普读物,走进了“内行不消读,外行读不懂”的误区,不为读者所看好,所喜爱。我们是不应重蹈覆辙的。
还相当一部分科普读物则走进了另一个误区,即一味热衷于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介绍,或对社会公众在某个时期内较为关注的科技热点进行普及性说明,而不大在意甚至不遑顾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。正如一家兄弟出版社的总编辑所指出的:许多科普读物往往只限于将高深的科技语言转变为有趣的、可读性强的通俗语言,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变相的“翻译”,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。长此以往,就连一些不乏科学知识的科技人员也难免“数典忘祖”,转而对诸如“法轮功”一类封建迷信顶礼膜拜,沦为伪科学的奴仆。据此,人们有理由认为:唯心主义其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畅行无阻,与科普读物长期以来不能给读者以“科学的思想”和“科学的方法”,不能培养读者的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,给予读者的只是一些已有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,委实不无关系。这,无疑更值得我们引为鉴戒。
诚然,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,必须融知识性、教育性、趣味性于一身,但是,要做到这一点,那又绝非易事。著名科普作家李元先生说:“科普书最不好写。发挥充分,一不小心就写深了,读者读不懂;如果总想着通俗浅显,写起来又容易流于表面,就事论事,读者也不买帐。”正因为如此,我们一再向《科普趣谈丛书》的作者们强调:我社组织的这套丛书,决计要“在夹缝中求生存”。现在看来,作者们是充分理解并切实贯彻了我们意图的。换言之,以《生物工程趣谈》、《电脑趣谈》、《地球趣谈》、《机器人趣谈》、《仿生趣谈》、《汽车趣谈》、《维生素趣谈》和《航天趣谈》为首发阵容(第一批)的《科学趣谈丛书》,其作者们都无一例外地给自己所写之书注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、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,使之成为科学史、科学文艺和科学知识的“合成体”。
如果说,我们这套丛书取得了成功,那主要是因为我们拥有诸多可信赖的科普作家。例如《天文趣谈》(待出)的作者李元是中国天文台研究员、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(日本天文学家不久前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),《DNA趣谈》(待出)的作者杨焕明是我国“人类基因组计划”重大项目秘书长、国家遗传医学中心教授,《机器人趣谈》作者吕恬生是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,《地球趣谈》作者刘兴诗是成都理工大学教授、著名科普作家,《生物工程趣谈》作者董仁威是成都科普创作中心主任、高级工程师,《仿生趣谈》作者曹福成是中国科普作协会员、兵器专家。
我在策划这套丛书之初,就与我社社长李光炜同志和丛书主编周孟璞同志敲定:“科普趣谈丛书”决不能仅仅满足于“娓娓动听”,而要在内容的科学性、前瞻性,以及编校、装帧也达到较高的水准,成为“五个一工程”书。经过旷日持久努力,今天,这套丛书终于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。希望它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,担当起自己的使命。